随筆

白梅香殒,十字伤残

时隔十五载再观追忆篇,号泣恸哭一如当年。黯然神伤,至次日仍郁结于胸,不吐不快,遂著此文。

—————

不谈分镜作画,不讲剧本演出,不做学院派分析,想到哪里就写,只求一吐为快。

【雨中的菖蒲】

老板娘对巴的比喻。谈到巴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白梅香。白梅的花语是“高洁、优雅、严肃的美”,自然是符合巴的形象的。但我却对“雨中的菖蒲”这一比喻印象更加深刻。菖蒲花语是“温柔的心、神秘的人”,老板娘想必识人无数,一语就道破了巴的本质。

“菖蒲の花、雨の中で一番匂いたつ…。たとえそれが血の雨の中でもな。”

告别时老板娘对巴说的话,寄予了对她的祝愿:你是个温柔的好姑娘,即便身处乱世的血雨腥风之中,也不要迷失自己啊。

【残阳下的岩崎琢】

时隔十五年也未能忘却的镜头:如血的残阳下,心太独自一人伫立在亲手挖的墓地中央。他面对的只是夕阳和尸体吗?否,他幼小的身躯面对的是这个时代,一个行将就木的时代,一个血雨腥风的时代。同时响起的,是岩崎琢作曲的Main Theme “In Memories”。就如曲名一样,这个镜头和这段音乐,深深烙印在我的脑中,多年来未曾褪色,可以说我会重温追忆篇,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此。

“知っていますか?刀には鞘が必要だということを!あなたがいつまで人を斬り続けるか私は見届けたい―… この目で確かに!”

结局时这个镜头再次出现,墓地中央多了巴的墓碑,上面挂着巴的围巾,这个唯一的形見陪伴剑心度过了痛苦的杀人生涯,因为巴说过,要做剑心的刀鞘,要亲眼见证他杀人直到放下刀的那一刻!如今她的心愿终于得了,放下的围巾也象征着拔刀斋传奇的落幕。时代,爱情,理想,信念,这时你终于明白这部作品不是一个单纯的悲剧故事,而是一部史诗——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重量,残阳下的岩崎琢,实现了这一升华。

【可知酒味】

“春は夜桜。夏には星。秋に満月。冬には雪。それで充分酒は美味い― それでも不味いんならそれは自分自身の何かが病んでいる証だ。”

剑心师傅比古清十郎的话。春观夜樱,夏望繁星,秋赏满月,冬会初雪,哪会有酒不好喝!剑心却不识个中美味,因为他的心病了,他这把刀被磨砺的过于锋利了,已经失去了柔软的感性。但离开京都前夕,剑心和巴喝酒时却发现酒变好喝了。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有了巴这一刀鞘,可以帮他把锋芒收敛起来。二人山中隐居时每日耕地劈柴,这段宝贵的时间更是给了剑心审视自己的机会,重新找到了挥刀的价值:守护,而非杀戮。这时剑心的内在已经脱胎换骨,不再是冷血的刽子手拔刀斋,而是想要守护心爱之人的绯村剑心。所以巴会痛苦流泪:“不拿刀时的你,太温柔了。”

【诀别】

每个看过追忆篇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刻骨铭心的镜头:鲜红色的血染红了雪地,巴躺在剑心怀里,气若游丝。用短刀艰难地在剑心脸上划下一道伤口后,面带微笑说出:“ごめんなさい、あなた…”

B站弹幕有人说这句话是双关,是对剑心也是对死去的未婚夫说的。我持反对意见。首先巴和清里只是订婚,不可能用あなた这一称谓,巴自言自语时也是说的清里様。而和剑心则是有夫妻之实的,更何况巴此时心境,已经放弃复仇,甘愿为了剑心而死,她此时挚爱只是剑心一人。冲出庙堂之前她的心理描写,眼前看到死去清里的幻影,浑身染血面无表情,活脱脱一个索命鬼形象,所以这时巴已经在二人之间做出了选择,对清里只有负罪感而无爱情了。

十字伤,罪与罚,佳人已逝,生者独留。剑心用杀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,但最终付出了失去最爱之人的代价。

【一如少年】

纵观全篇,其实剑心的内在的“基本面”一直没变,一直是当初站在墓地中的那个少年。对旧时代绝望,希望依靠一己之力能够有所改变。用高杉晋作的话来说,就是“纯粹”。尽管重复的杀人工作让他对自身价值产生了怀疑,但不离身的玩具陀螺证明了他的内心依旧纯粹。所以剑心坚持下山时比古清十郎没有挽留,因为他知道这笨徒弟就是心地善良但又一根筋。

已过而立的我重温这部作品时,感觉回到了当年第一次看的时候,哭得甚至比那时候更厉害。我意识到自己内心的“基本面”其实也一直没变,最纯粹的那块自留地一直都在,一如十五年前的那个少年。

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。”

不论身处盛世还是乱世,人心都会生病。唯愿我能够一直保持心中的那份纯粹。

留言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